彭阳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简 报
第5期
彭阳县图书馆 2020年4月17日
“文明实践 文化助力”专题讲座(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文化服务和供给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设施高效利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下午2∶30, 彭阳县博物馆副馆长杨彦彬在彭阳县图书馆(西门)文化培训室开展第三期 “文明实践 文化助力”专题文化讲坛活动《彭阳古代史》。
该讲座通过讲述彭阳古代历史,让彭阳人民群众了解自己的家乡的起源。
宁夏南部开始有人类活动,人类由森林古猿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人类四个阶段。距今300万年前,出现了人类。宁夏境内,距今2-3万年前,人类活动。
2002 年初, 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中国晚更新世人类起源与环境因素”启动,在宁夏境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野外调查,在岭儿、刘河等地,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2003年4月,进一步确认了岭儿、刘河共5处遗址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地球进入小冰期 彭阳新时代文明衰落,冰川学家依据我国西北地区冰川地带冰进考查记录,依据对冰碛物的碳-14测年分析,也指出距今4000年前后地球上出现过一次冰进事件,气候的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很大,春季的异常寒潮会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则大量被冻死。开花的果树也可能因此而全年无果。秋季气温的骤然下降,对于未完全成熟的农作物减产。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极端地下,以石刀、石耜为主要工具的原始农业,无疑最难抵御全球气候的小冰期。
畜牧业比原始农业更能适应气候的寒冷,此后上千年间,畜马业一直长盛不衰。或许是齐家文化自有的少量的畜马逐渐发展壮大,又或许是北方草原文化或者中西亚草原文化的侵入,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齐家文化的衰落、消亡在所难免,新的畜牧业的经济形态的出现成为了必然。
商品交换。《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生活在战国末年和秦始皇时期的乌氏戎人乌氏倮,他从事畜牧生产,拥有大量的马牛,卖给秦国后获得了丝织品,然后又将丝织品献于戎王,戎王以十倍的价格赏赐牛羊,结果他的牛羊多到“用谷量牛马”。
丧葬习俗。《墨子》云:“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彭阳境内戎族与火葬的戎族墓葬都是土葬。应该是乌氏戎或者朝那戎。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在墓主人四周,有摆放很规律的殉牲的头骨、蹄骨,且头骨吻部朝向与死者一致。
彭阳县的设立
考古工作者曾在秦都咸阳渭南宫区一部分的“相加巷南地”发现了数千枚秦封泥,其中有一枚“彭阳丞印”封泥,“丞”即“县丞”,是县令以下的主要官职之一,职责是掌握一县的文书和刑法。
1982年在庆阳市董志乡野林村出土了带有“彭阳”铭文的汉代青铜鼎(现藏庆阳市博物馆),盖和口沿分刻两段铭文:“彭阳,重三斤四两容二升”、“彭阳,重七斤容一斗三升”。
秦汉时期的彭阳(前221年——220年)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遣蒙恬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地千里,地甚好,于是为筑城郭,徙民充之,名曰新秦”
茹河古道——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重要部分,西汉末年,关中战乱,班彪从长安前往安定,其《北征赋》中言道:入义渠之旧城。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登鄣隧而遥望兮,吊尉邛于朝那。
活跃在政治舞台的皇甫家族,东汉,由于统治者对羌人的剥削和压迫,矛盾日益加剧,羌族的武装反抗连绵不绝。东汉朝廷被迫将安定、北地内迁。羌族起义被平定后,安定等郡迁回原地。永平初(公元58年前后),皇甫家族徙居安定朝那,为郡著姓。皇甫规(104年—174年),安定朝那人,皇甫规出身将门世家,有见识,熟习兵法。历任中郎将、度辽将军等职,多次击破、降服羌人,并缓和汉羌矛盾。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东汉末期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汉灵帝时迁任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后,镇压黄巾起义后,领冀州牧,封槐里侯。皇甫嵩到任后,上奏请求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
杨一清修缮彭阳城,弘治以前,还没有设置固原州,仅为开城县,周边有城堡若干,城隘民贫,兵力单弱,商贩不至。弘治十五年(1502)杨一清督理陕西马政。
历史是乡愁,是所有彭阳人的记忆。历史是资源,利用好,通过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彭阳经济发展。